民间有句俗话:“人争一口气,佛争一柱香”,意思说人要争气,不能窝窝囊囊地活着,让人瞧不起,让人看笑话,或者任人摆布,任人欺负。
一个人处于贫困潦倒时,被人瞧不起也很自然,在“笑贫不笑娼”的社会尤甚。这时候,你说“人争一口气”,凭自己的聪明智慧,靠自己勤劳奋斗,摆脱贫困,过上好日子,让人刮目相看,这口气就争得值。不管别人怎么看,贫穷不是个好事情,消除贫困也有利于社会和谐与发展。如果你因为一些小事跟人家吵架不服输,最后还与对方动起手来,这时候,你说“人争一口气”,这口气是否必争就值得怀疑了。为了争口气,万一被人打伤,或者两败俱伤,都不是好事,你若有理怕什么?对方不讲理,总有讲理的地方,都说进入法治社会了,不看谁的嗓门大,也不看谁的胳膊粗吧。
于人如此,于国呢?将国看作一个人,其实也没两样。远的不说,近70年来,中国人就特别能争气,先是勒紧裤带争口气,争来了联合国及其五常席位;最近几十年,改革开放争口气,争来经济全球第二的位置,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让过去的列强们都刮目相看了。
作为一国之民,能为国家争口气,也是本份,关键是如何争气。工人好好做工,农民好好种地,商人好好经商,科学家好好搞科研,各行各业,人人做好本职工作,个个都能安居乐业,就算是为自己,也是为国家。道理很简单,为自己争气,就是为国家争气,为自己争脸,就是为国家争脸,为自己争尊严,就是为国家争尊严。
“人争一口气”,不是空口喊,也不靠吹牛逼,得潜下心来,脚踏实地,有错必纠,稳步前进,这样,不仅能争口气,还可争天下。但有些人却恰恰相反,空口喊,吹牛逼,看到听到都是些夜郎自大的狂言,最吸人眼球的是清华教授胡鞍钢的研究成果,“中国在经济实力、科技实力、综合国力上已完成对美国的超越,居世界第一”。这就是胡教授的科研成果,井底之蛙望着井口说:“天就那么大。”表面上为国家争气,实际上在给国家添麻烦。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先生就批胡鞍钢的“中国三大实力超越美国”是误导:“在国内起误导作用,在国外起更大的误导作用。”
还有人说,高铁、支付宝、共享单车和网购是我国新四大发明,真是无知者无畏。什么叫“发明”?什么是“原创”?如果技术创新也算发明,那四大发明早就不归我们了?你知道,四大发明到今天,技术发展到了何种成熟地步?
一个贸易大国,难免与他国出现贸易摩擦。全球一体化,商品互通互补,除了封闭落后国家,有几个没经过贸易摩擦?但有些人却如临世界大战,觉得为国争气的机会来了,见诸舆论的都是高调门,最为极端的是,即使贸易归零也怎么怎么样。不知这些人有没有脑子,是否想过贸易归零的结果,有你这样争气的?你这是要将国家和人民陷于何种境地?
芯片断供惊醒国人,也给“胡鞍钢们”一记响亮的耳光。论文数量世界第一竟然可以作为科技全球第一的依据,这是哪路“专家”,科研成果也就那样的水平,科技创新还能指望这些人?倒是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,作者是一位有良知的科学家,一位真正为国争气的科学家。他说我国目前的科研是“跟班式”科研,何谓“跟班式”?就是跟在人家屁股后头,而且,项目审批、科研经费以及科研人员的职称待遇等等都在鼓励“跟班式”。在这样的体制下,有谁会去另辟蹊径?有谁敢去冒险创新?要改变这些不是很难,问题在于愿不愿意去改变。
国之重器咱不说,就看看家里用的电器,国产的也好,进口的也罢,屈着手指数一数,发明者是谁?原创在哪里?还是少吹一些牛逼,多一些脚踏实地好。虽说承认落后需要勇气,但有此勇气方可进步。综观古今中外,先进与落后始终存在,技不如人实在没什么可笑,可笑的是,用 iPhone7发微博:“捍卫中兴,力挺华为”。